珠宝玉石知识

玉雕的文化史
2012.05.24

——玉雕的文化史
      古语有云:“玉不琢,不成器”
 
      古语又云:“玉虽有美质,在于石间,不值良工琢磨,与瓦砾不别,若遇良工,即为万代之宝。”
 
      从有史可查以来,玉器的历史已经超过了七千年,七千年的沉淀造就了玉文化的厚积薄发。玉石一直为世人所喜爱,东汉许慎在《说文解字》中说到:“玉,石之美也”,可见他对玉的高度评价。而经雕刻的玉石却是让玉文化变得更加多姿多彩,玉雕工艺也就成为了玉文化的重要部分,也可以说玉文化更需要玉雕工艺才得以体现。任何一块好的玉石,经过人工雕琢,才能赋予其新的价值和魅力。正如唐太宗说过的,玉虽有美好的本质,但藏于石头里,没有好的工匠去雕琢研磨,那就和瓦块碎石没有什么区别了。如果遇上好的工匠,成为流传万代的珍宝也就不无可能了。
 
红山、良渚的玉文化史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——玉雕文化的展露
 
      新石器时代(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),这期间的红山文化、良渚文化等作为新时器时代的代表文化,期间玉文化得到长足发展,成为我国玉器生产的孕育期。
 
      红山文化玉雕,雕琢追求神韵,体表光洁,边缘过渡自然,碾磨技术精湛,片状器物边缘较薄,似有刃,表面无玻璃光,但光泽细腻,个别器物表面有斑坑,小而深,呈密集状。红山文化出土的成批玉器中多数为动物造型的装饰品,构成这一文化的显著特征。其中C形玉雕龙 有位著名,玉雕龙通体为墨绿色,高26厘米,重一千克,身体呈英文字母c的形状。龙首短小,吻前伸,略上噘,嘴紧闭,鼻端截平,以对称的两个圆洞作为鼻孔。龙身大部光素无纹,只在额及鄂底刻以细密的方格网状纹,网格突起作规整的小菱形。脊背有21厘米的长鬃,长鬃占了龙体的三分之一以上。
 
      良渚文化玉雕,其玉器在数量、质料、造型、纹饰、制作技术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飞跃。良渚玉雕气势雄伟,讲究对称均衡,其表现手法以阴刻线为主,辅以淡浮雕,并出现了圆雕、半圆雕、镂空等难度很大的手法,饰纹已采用立体纹、地纹、和装饰效三位一体,称为“三层花”,即第一层用阴刻线刻出云纹,直线,涡纹等为底纹,然后用浅浮雕的手法表现轮廓,最后再以阴刻线在凸面表现细部。
 
商周春秋战国的玉文化史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——玉雕文化的兴起
 
      商朝由于对石制工具作了进一步的磨光和修整,使这些工具更加锋利和适用,使琢磨玉器的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提高,能开出比较均匀而薄的玉片,器物打眼的方法也得到较大的进步,在纹饰刻划上,则注重三多三少,即直线条多,弯线条少;粗线条多,细线条少;短线条多,长线条少。商朝精致的器物上运用双钩拟阳线的做工刻划,就是在器物上运用双线并列的阴线条刻划,以形成一条阳线呈现,俗称双钩线或双钩拟阳线。商代玉匠使用和田玉数量较多,并且已开始出现了大量的圆雕作品。
 
      西周玉雕的做工,重视对纹饰的布局,线条渐趋繁复,以略带弧形的线条为主,较多地使用长弧线,尤其是西周中晚期纹饰的结构与雕琢方法,与商代极不相同,阴纹纹饰开始出现互相勾连,阴刻线一面磨成坡状,有斜刀的痕迹,俗称“一面坡阴线”。综观其饰纹,颇具特色并与前后各期略有所别的,共有二式:一是纹饰相对简化,具体表现是在一件玉器上往往以数道阴线表示所需的主要纹图,有“画龙点睛”的特殊美感和效果,所谓简洁典雅者即指此;二是纹饰繁密布局式,其特点是凡要表现人物或象生时,其眉发、羽毛和足爪等,无不形象具体,一丝不苟,形如举物很近之处视物体的感觉。
 
      春秋时代玉雕的做工和前朝对比,有新的进步,更注重磨制。春秋纹饰在西周晚期出现互相勾连的基础上,出现了卷曲相连的纹饰,布局满而密,不留空白。春秋晚期出现以隐起的密集的浮雕纹,并有平面浅阴刻宽带纹。
 
      战国玉雕刀工精细,器物边角垂直锋利,磨工精良,器物表面,尤其是阴线糟内光泽强烈。孔洞内壁匀称光滑,极少见到因工具不力而残留的制作痕迹。主要是由于铁制工具的出现和普遍使用,使琢玉工艺突飞猛进。战国玉器半浮雕、透雕盛行,对动物形象的刻划,着意于眼、牙、爪等细部特征,于细微处见奇观,极力刻划出动物的本质特征。
 
汉唐时代的玉文化史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玉雕文化的盛行
 
      汉代玉雕的做工特点,善于运用阴刻线,线条豪放,没有战国时代精细,器物棱角琢磨圆滑,大件器物刻工较粗,小件器物刻工较精细,细线条的刻道有毛道和跳刀的痕迹,线条不甚连贯。穿孔器物的孔洞内壁往往不够光滑,常留有拉丝痕迹。汉代的葬玉运用“汉八刀”做工。“汉八刀”做工,不是代表整个汉代玉器的做工,而是仅指汉代“葬玉”的做工。汉代的“汉八刀”是指采用简练的线条进行刻划,运用推拓磨的雕琢技法,刀法粗犷有力,刀刀见锋,刚劲挺拔,线条无丝毫崩裂状和刀痕之迹。代表作品是玉猪、玉蝉、玉翁仲。
 
      唐代玉器刻工精细,细线条多。特别在唐代带板上的人物,通身饰以短而密集的阴线。在动物的脚部、尾部也刻出很多的细线条,带板上采用减地法,即池面隐起做工,刻线带有绘画性。其代表作品镂雕飞天玉佩,现藏故宫博物院,飞天形象多出现于壁画,玉质飞天最早为唐代制品,此器为其中最佳者,国家一级文物。
 
宋元时代的玉文化史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——玉雕文化的飞跃
 
      宋元时代玉雕,由于受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,所以在玉雕上也反映出民族和地方特色。南方刻工细腻工整,北方刻工刚劲有力。但整体来说,雕刻的线条总感细弱。兽件的身上一般有上下对穿孔,且孔洞以方形为多,而花鸟玉佩多做隐起、镂空的对称处理,富有生活气息。人物脸部的五官往往处于同一平面,且“八字眉”服饰上有浅细的“米字型”刻划。到元代刻工一般粗犷有力,器表面往往留有钻痕和铊痕,还有险刀现象出现,抛光不甚讲究。
 
      这期间还出现了受道教影响的神仙题材和“龟游”一类祥瑞玉雕。总之,此时期玉雕的特点是:玉如凝脂、构图繁复、情节曲折、砣碾遒劲、空灵剔透、形神兼备,是我国玉雕文化的第二个高峰期。
 
明清时代的玉文化史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玉雕文化的鼎盛
 
      明代玉器有了新飞跃,以扬州、苏州为中心,琢玉业开始大发展。刀工粗壮,浑厚有力,生动活泼,写生味浓厚,出现了浮雕、镂空做工,还有双层,甚至三层的镂雕。器物表面玻璃光泽强烈,大件器物的表面也往往留有钻痕和铊痕。明代因喝茶饮酒之风弥漫,致玉制壶杯雕刻的出现,并与日俱增,此种玉雕最富于时代感。
 
      清代玉工善于借鉴绘画、雕刻、工艺美术的成就,集阴线、阳线、镂空、俏色等多种传统做工及历代的艺术风格之大成,又吸收了外来艺术影响并加以糅合变通,创造并发展了工艺性、装饰性极强的治玉工艺,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和较高的艺术造诣。乾隆时期,玉器工艺迅猛发展,是我国治玉史上空前繁荣时期。这时期玉器精雕细琢,形象逼真,大量巧作作品问世,刻划线条精细,磨光平滑,立体感强,花果的枝叶脉络雕刻明显,栩栩如生。镂空、半浮雕、浮雕三种雕法盛行。其中以半浮雕和浮雕为主。代表作品:大禹治水玉山,全名“密勒塔山玉,大禹治水图”。玉重一万零七百多市斤,高 244厘米,宽96厘米,嵌金丝烧古铜座,堪称“玉器之王”。
 
近代的玉文化史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——玉雕文化的最盛
 
      玉器由原始的打制、简单的琢磨直至精雕细刻,传承了数千年。玉雕技艺由最开始的小件如清代、民国时期的烟嘴、手镯等简单的小件,发展为建国后70年代制作中等件,80年代至90年代制作大型玉雕作品。其工艺特点有因料施艺、废料巧作,剜脏去绺、化瑕为瑜、巧用巧色、浮雕、圆雕、镂空透雕、镶嵌组装等工艺,形成玉雕之工艺特点。
 
      近代玉雕集历史文化之大成,在北京"珍宝馆"不仅收集了中国玉雕"四大国宝"一岱岳奇观、群芳揽胜、含香聚内与四海腾欢,还有各种出类拔萃的玉器,其中有著名的一代玉器宗师潘秉衡(1912-1970)的玉雕作品,品种繁多,作工精湛,被誉为"东方瑰宝"。潘老佳作有"珊瑚黛玉戏鹦鹉","俏色玛瑙嵌宝蚌佛","珊瑚六臂佛锁蛟龙".潘老的创作不仅列为国宝,而且被法国巴黎卢浮宫、美国费城博物馆、日本名古屋博物馆珍藏,为世界艺坛所瞩目。玉雕"怪杰"王树森(1919-1989)的玉雕有三绝:一绝是艺术精品,料、工、艺三合一;二绝是善用俏色;三绝是思路广泛,做工精湛。他的名作有"珊瑚观音普渡"。近代国玉雕人材虽多,但高精艺人少。今后除继承传统工艺,古为今用,更要学习西方先进的东西,中外结合是玉雕界当务之急。